新年快樂, 兔飛猛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91rBzNKvlc&NR=1

剛過了聖誕,接踵而至的是快樂的春節。籍此英國古老的情歌及非常美的影片Auld Lang Syne (Old Long Since)帶上我新春的祝福。

Chinese Lunar New year is treading on the heels of Christmas.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old Scotch love song and pictures with you with all my love and greetings.

美好的音樂, 美好的意境, 生命更新的景象, 如天堂一般…

祝您 享有神所創造這一切的美意

祝您 有智慧尋得人生真諦

祝您 能分享所有美好因主賜您福杯滿溢

祝您 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張貼在 福音 | 發表留言

美女部落客試用造假?4大招,教你和社群做生意!


過去幾年,一種幾乎前所未見的社會行為在各地出現:一群人在網路上聚在一起,執行以前只有受雇員工才會做的某些任務,領的錢很少、或者分文不取,但是他們的想法、文字比任何廣告還有用;這群業餘玩家即將改變我們對於「職業」的定義!

文/郝傑夫
2011年1月 Web Only

Linux作業系統的發展,證明了由一群同好組成的社群,有能力比微軟等企業巨擘, 打造出更好的產品。2011年,請所有企業主、經理人學會一個名詞「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你會發現:用社群來組織人力,往往比在 公司場合要有效率。執行一件工作的最佳人選,是最想做那件工作的人;評估工作績效的最佳人選,是執行者的朋友和同行。這些人還會熱心投入、改善最後成品, 只因為彼此幫助樂趣無窮,還能創造出美妙的事物,讓所有人同蒙其利。

如果生產和流通 工具都在個人的掌握中,如果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分界趨於模糊,那麼,一百多年來左右人們如何生產和交運產品與服務的「公司」或者組織結構,將何去何從?在 群眾外包的環境中,「員工」、「經理人」或「總裁」是由誰構成的?企業當然還不到躋身瀕臨絕種動物名單的地步,但把工業時代最顯眼的象徵──也就是公司, 想成是不久前的舊東西,對我們是有幫助的。

我們並不習慣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社群,但不 見得永遠都這樣。人最初聚集為社群,是為了生存。為了捕捉更多獵物,而形成的較大群體,也能在面對敵人時,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大規模的農耕也才有可能展 開。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公司將勞工組織成支領薪資的勞動力,社區成了我們下班後休息的社會空間──讓我們在經濟生產和競爭之後喘口氣,參與宗教、公益 慈善或者純社交性的活動。網際網路把這個範式倒轉過來。當我們稱斤論兩在衡量生產力,公司顯然有它的優點:你總是需要用一座工廠來生產鋼鐵。但在資訊生產 的領域,社群正開始挑釁公司的獨霸地位。

有四件事情的發展,創造出一塊沃土,使群眾外包能夠滋長茁壯。在業餘玩家階級興起的同時,一種生產模式── 也就是開放原始碼軟體──也現身,鼓舞激勵我們,並指點我們務實的方向。網際網路普及和便宜的工具,給了消費者力量,而那種力量,以前只有資本雄厚的公司 才能擁有。不過,網路社群──用很高的效率,把人組織起來,成為經濟生產單位──的演進,才把前面所說的三個現象,化為不能回頭的力量。

面 對這些,群眾該怎麼辦?(「群眾」是個含糊籠統、難以捉摸的概念,尤其是談到經濟生產時)首先,群眾不是由地球上每一個在世者構成。由於幾乎每種情況的群 眾外包,都得靠網際網路才有可能實現,所以我用一個同義詞,更能表示群眾的組成。這個同義詞是「十億」(the Billion)。這是因為全球的上網人口略多於十億。從群眾外包的角度來說,這十億人才有可能以某種方式,貢獻心力於任何既定的群眾外包計劃。但我們當 然不是用這種方式去接觸「十億」。

事實上,「十億」散布在不計其數相互重疊的線上社 群;這些社群的成員,興趣一致,不管為期多麼短暫。這些社群和我們所知的網外世界沒有那麼不同。它們對成員的行為,施加一套社會規範,也對服從這些規範或 者發揮社群認為有價值的一技之長的人提供獎賞──個人的聲譽因此升高。在資訊時代,這種做法構成十分強大的經濟力量。社群正是群眾外包背後的基本組織力 量。

以往的社群是依地理位置而形成。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數十年內,許多因素打 破了維繫這些社群的結合力。高速公路、飛機、電話、電視,都侵蝕地理位置舉足輕重的地位。人不再只因為地理位置相近,才組織起來去做某些事情。橋牌俱樂部 和慈善互助會會館等社會機構的會員人數銳減。人們發現自己日益孤立,因為他們散居在郊區,有如汪洋中的孤島。哈佛大學的政治學者羅伯‧巴特南 (Robert Putnam)在暢銷書《獨自打保齡球──美國社區的崩潰和復興》(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中指出,隨著社區崩解,我們的集體「社會資本」存量也一樣。「社會資本」很難量化,卻像向鄰居借糖或者幫助朋友找工作那樣,具有非常 真實的經濟價值。

這種情況中,個人電腦的普及,似乎給熱絡的公民生活最後致命的一 擊。但是就在雷達螢幕的下方,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社群正在重新改造。一九九○年代末,網際網路開始根據人們的興趣嗜好,孕育出全新社群。從曼谷到班哥 (Bangor),喜歡駕帆出航的人,可以透過網路認識、結交朋友,聊天和交換資訊,這在以前,非得真的見上一面,否則難以辦到。最近更有新型態的社群現 身,同時橫跨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

化讀者為寫手

觀 察蕾蒂娜‧卡特(Retina Carter)的工作情形,你不會想到她代表新聞報導的未來。首先,卡特並不是全職新聞工作者。她在寶鹼做事,負責設計新尿布,閒暇時間才為《辛辛那堤詢 問報》(Cincinnati Enquirer)工作,通常是趁中午用餐時間,或者晚上把家裡當辦公室。她和丈夫、幼女合住一棟普通的三房。蕾蒂娜替辛辛媽咪網 (CincyMoms.com)寫文章,每週支領二十五美元。她熱愛這份工作。

蕾蒂 娜和先生戴瑞爾(Daryl)從喬治亞州搬到這裡以後,並沒有認識很多朋友。住了一年後,有一天,戴瑞爾在《詢問報》的後面版面看到一則小廣告:「地方性 的媽媽網站誠徵寫手。」那是一月的事,俄亥俄州已經進入漫漫長冬。「你一定會想做這件事,有機會寫點東西。」戴瑞爾邊說邊把廣告拿給她看。他知道她喜歡舞 文弄墨──還有錢可領。

蕾蒂娜雖然缺乏網路社群或者專業新聞寫作的經驗,還是去應徵 了。叫她驚訝的是,她竟然獲選為辛辛媽咪網的十位站長之一。這個意思是說,她得負責幫網站填補內容。辛辛媽咪網討論的內容,參考了其他線上論壇的標準做 法,把聊天者分門別類,例如「寵物」或者「回饋」,然後進一步分成各種話題,允許使用者把他們的想法和意見貼上去。蕾蒂娜負責每星期創造十個新話題,以及 貼二十篇文章。

《詢問報》還沒公布這座網站,消息就傳遍了辛辛那堤的各托兒所和足球 場。頭幾個星期,網站流量增為兩倍,然後又增為兩倍。辛辛媽咪網和其他的親子網站沒有很大的不同。首頁是一些媽媽上傳的照片,下面是論壇。辛辛媽咪網給讀 者一些獨特的東西:地方上的大小事資訊。「女士們希望從我們這裡得到的許多東西不是一般性的建議,」卡特說。「他們想知道本地哪家披薩店最有名,好在運動 比賽後帶孩子去吃,或者哪位兒科醫生最好。」

辛辛媽咪網提供了網路上的一些樂趣,例 如不論白天晚上,不受限於地點,隨時隨地都能閒談。它和橋牌俱樂部或咖啡聚會不一樣,也供售商品。蕾蒂娜和她的朋友效力於《詢問報》的母公司甘尼特 (Gannett),為她們的家鄉報編寫內容。而且,雖然蕾蒂娜和另外九位「討論領導人」付出的努力只領到微薄收入,他們還獲得了資訊、個人滿足和交友機 會;《詢問報》則賺進可觀的廣告收入。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而且,不管是好或壞,這已經成了資訊經濟常見的新關係。

網 際網路促進了新社群的形成,但是過去幾年,雅虎(Yahoo)和MySpace等公司成功地將不起眼的社群互動,轉成商業財。從某種意義來說,報紙當然一 直在將社群商業化。分類廣告版如果不是想要賺錢的虛擬跳蚤市場,那它算什麼?但是旗下擁有《今日美國報》(USA Today)、《辛辛那堤詢問報》和其他八十四家日報的甘尼特,卻做得更多:扶植社群的目的,是引導他們執行特定的職能,好從賣廣告賺錢。執行群眾外包任 務的群眾,並沒有組成我們能夠識別的公司,或甚至聯誼會。從科學到新聞報導,再到產品設計,不管哪個領域,群眾都以社群的形式出現。

辛 辛媽咪網上線後才幾個星期,每天瀏覽量就高達五萬頁,廣告主爭相上門,想在這座網站刊登廣告。才三個多月,這座網站就進帳二十七萬美元,比預估的第一年營 運收入估計值高出七萬美元。更棒的是,媽媽們成了《詢問報》的新讀者(辛辛那堤市場的年輕女性,以前閱讀這份報紙的比率不到20%),而更重要的是,吸引 到以她們為訴求目標的廣告主。

報業早已走上痛苦且似乎不可能回頭的沒落之路。看報的人愈來愈少,所以企業在報紙上打廣告的支出減少,於是公司的獲利縮水,股價下跌。報紙發行公司只好大幅裁員,這一來,覺得當地報紙有好東西可看的人更少,閱報人數進一步下降…更多內文請見《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

張貼在 職場 | 發表留言

Thoughts Become Things 吸引力法則


[延伸閱讀]

吸引力法則02

吸引力法則03

吸引力法則04

吸引力法則05

吸引力法則06

吸引力法則07

吸引力法則08

吸引力法則09

吸引力法則10

吸引力法則11

吸引力法則12

正向思想轉化的每日自我激勵

謹記在心:
1.潛意識控制我們身體的所有維生系統功能,也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
2.臨睡前向潛意識提出具體的要求,親身去體驗潛意識的奇蹟力量。
3.不論我們烙印任何事物在潛意識裡,它都會以情境、經驗、事件的形式投射在現實這個

­大銀幕上。所以,我們應該小心檢視出現在意識中的所有想法和念頭。
4.作用力和反作用法則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念頭就是作用力,反作用力就是潛意識對­念動的自然回應。注意你心中的念頭!
5.所有的挫折感都是因為我們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而來。如果我們滿腦子裡都是障礙、延­誤和困難,潛意識也會如是回應,我們等於是在阻擋自己的好事。
6.生命原則暢流不息。以和諧、健康、平靜的思維餵養你的潛意識吧!你身體的所有功能­也將回歸正常。
7.讓意識專注於最佳的期望,潛意識也將忠誠地複製你的慣性思維。
8.想像圓滿的結局,或是問題迎刃而解,去感受有所成就的快感吧!不論你想像什麼、感­受什麼,潛意識都會接受下來,並使其成真。
9.你一定要有意識地這麼肯定:「我相信給了我這個願望的潛意識力量,現在正透過我來­實踐這個願望。」這種信念會消解所有的衝突。
※想像你渴望的最終目標,感受它的真實存在,持之以恆

張貼在 Sharing | 發表留言

你必須决定要走哪條路 : 前進或倒退


我們的心可比作汽車的變速器。

有前進檔,也有倒退檔,我們可以選擇要往前或往後。

並不是說往前就比往後費力,一切要看選擇。

相同地,我們自己决定,也自己選擇我們的人生要怎麽走。

如果你選擇積極樂觀並將心思意念放在上帝的良善上,那麽黑暗的勢力就無法攔阻你往前進,去實現你的人生目標。

但是,如果你錯選消極 悲觀,鑽牛角尖在你的問題或你的不足上,這就好像把車打倒檔,向後駛離上帝所爲你預備的得勝。

你必須决定你要走哪一條路。

活出美好 Ch.12選擇正確的思想

*******************************

這段摘錄文字對於我今天的心境很有得著, 有時我們碰上些不順心或負面的事情來襲後, 就會沉溺於自己的情緒當中, 好像走不出自己築起的自我高牆, 讓怨歎和無助縈繞在心中不散…

感謝主, 因著信靠上帝的豐富應許, 我們就在心裡有著倚靠, 有著朝向前努力邁進的無比信心和勇氣, 因為上帝的供應是無限的, 一定要讓我們在人生目標上得勝有餘!

張貼在 福音 | 發表留言